
-
林散之
林散之(1898年11月20日—1989年12月6日),名霖,又名以霖,字散之,号三痴、左耳、江上老人等,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(今南京市浦口区),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,诗人、书画家,尤擅草书。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,其书法作品《中日友谊诗》被誉为“林散之第一草书”。赵朴初、启功等称之诗、书、画“当代三绝”,与李志敏并称“南林北李” [3] ,被誉为“草圣” [1] ,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“林体”。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,林散之为飘逸之美,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,两者风格迥异、刚柔互补,凸显“南林北李”的双峰对弈。
林散之是“大器晚成”的典型,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,数十年寒灯苦学,滋养了其书之气、韵、意、趣,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,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,真可谓“功莫大焉”。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《许瑶诗论怀素草书》《自作诗论书一首》《李白草书歌行》等。1989年12月6日,林散之因痰阻塞气管,抢救无效,溘然逝世,终年92岁。2023年5月5日,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,根据名单,林散之的作品一律不准出境。
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作有《中日友谊诗》《许瑶诗论怀素草书》《自作诗论书一首》《李白草书歌行》《毛泽东词清平乐·会昌》《生天成佛》《毛泽东词卜算子·咏梅》《金顶》《字为心画》《毛泽东词二首》《自作诗画堂》《毛泽东词浪淘沙·北戴河》《自作诗论书绝句》《自作诗颂长江大桥》《李白诗夜泊牛渚怀古》《自作诗三首》《孟浩然春晓》《王昌龄送辛渐》《李贺南园》《自作诗太湖东山一首》《自作诗秋思》《鲁迅诗赠日本画师》《高青邱泊枫桥》《七言联叠石》《王建中秋望月》等。
“林散之第一草书”,全称是《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》,即《中日友谊诗》,是林散之1975年3月为日本书法代表团访华专门创作的草书手卷,由于特殊原因没有送出,成了林散之的自存之稿。国内仅存3幅,此作最好。专家鉴定是“神品”“林散之第一草书”“林散之王”,堪称“国宝”。










